“慢性骨盆疼痛症”是一種古老的病症。 它不是一個特殊疾病的名稱,而是泛指一群疾病所引起的長期骨盆或下腹疼痛的現象。所謂”慢性”是指這個疼痛的發生時間超過6個月。在以往觀念,會引起慢性骨盆疼痛的疾病不外乎: 在婦產科領域的子宮卵巢疾病,像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瘤、子宮卵巢沾黏…等;或在腸胃科領域中的腸子問題,像腸胃燥激症;或在泌尿科範圍中的間質性膀胱炎…等,也有可能是脊柱側彎引起的骨盆骨關節疼痛或一些局部神經病變引發的疼痛。但是以發生率及病人直覺的就醫習慣,仍以婦產科及腸胃科為主。因此,常常造成一個錯覺就是病人要求切除非必要的臟器,如子宮、卵巢、輸卵管藉此根除這些慢性疼痛。根據之前一份美國的大規模研究,有十分之一的子宮切除病患是因為慢性骨盆疼痛的原因,可惜有大部分的病人切除子宮後並沒有使症狀好轉。這樣的案例在我們周遭的親朋好友常常可以聽到,為什麼呢?因為慢性骨盆疼痛的原因很多,甚至有些原因我們至今醫學上都還不能完全了解!
隨著婦女骨盆重建醫學的發展,我們對婦產科的臟器,如子宮、卵巢、輸卵管或陰道的了解逐漸向外延伸到它們旁邊的肌肉韌帶,這些懸吊或包裹泌尿生殖器官的肌肉韌帶,在以往鮮為人所知。經過這幾十年來的研究發現,它們對大小便的禁制排放、性功能的舒適都有極大的影響,只是因為深埋在骨盆腔內又錯綜複雜,一般人很難窺見它們的全貌,更別說完全了解它們的生理功能。全賴”婦女骨盆醫學及骨盆功能重建外科學”的發展,我們發現有些骨盆區域的疼痛會來自子宮、陰道和尿道旁邊的韌帶及肌肉,而且罹病的比率不算少數。尤其是這些肌肉韌帶疼痛時常常合併有小便功能的異常,像頻尿、小便小不乾淨的感覺、下墜感…等等,這些症狀在以往都被歸類於膀胱或腸子的問題,因此不知情的病人往往一直在腸胃科或泌尿科治療很久,但症狀仍無法改善。
為了讓大家更了解這種源自骨盆腔內肌肉韌帶疼痛所引發的慢性骨盆疼痛症,我們就以肩膀的肌肉痠痛來比喻,一般人都有肩膀肌肉痠痛的經驗,尤其在緊張、勞累、睡眠不足時常常會發作,而這疼痛常會延伸到後腦勺及太陽穴,常使病患誤以為腦部有什麼問題,同樣的道理,骨盆裡的這些肌肉韌帶疼痛也會因走久、久站、勞累或睡眠不足而發作,這痛也會延伸到周圍的區域,引起像後背痛、下背痛、鼠蹊部痛,也常會讓病患以為是這些區域有甚麼問題。尤其是一直下腹痛會讓病患在婦產科就診時常被診斷為子宮發炎或骨盆腔感染,但怎麼吃藥就還是斷斷續續不會斷根。其實是因為這種痛是來自肌肉的疼痛而不是細菌感染,所以怎麼吃抗生素都不會好。若是有肌瘤或痛經的症狀時,常常就因此變成病人要求切除子宮的理由。可是拿掉子宮後, 這些周圍的肌肉韌帶疼痛依然存在。這就是我們前面所講到病人切除子宮後慢性骨盆疼痛依然不能緩解的原因。更甚的,這些骨盆肌肉韌帶疼痛常伴隨有小便不順的症狀,像頻尿,解尿解不乾淨的感覺..等等。假如按膀胱炎的治療方法,一樣地也治療不好。這就為什麼這些病人老是往返婦產科及泌尿科間,成為這兩科的老病人。
既然已經知道病灶區,那這些由骨盆肌肉韌帶引起的慢性下腹痛是不是就可迎刃而解?如同前面所說,這些肌肉都深埋在骨盆深處,很難接觸到。因此熱敷,按摩,針灸對它都沒辦法,我們只能靠藥物治療。如今,我們已經發明新的方法來治療這種肌肉疼痛。我們利用特殊的長針將藥物直接注射到這些疼痛的肌肉¸可以更快更有效地緩解疼痛。對那些頑固性的疼痛或對藥物治療效果差的病人有了更好的選擇。
醫學的進步帶給慢性骨盆疼痛症的診斷有新的啟發,更讓治療的效果向前邁了一大步。。面對慢性骨盆疼痛症最重要的是專業醫師的診斷來找出引起疼痛的原因。這些致病的因素涵蓋了婦產科,泌尿科,腸胃科,直肛科,甚至於骨科,復健科。因此找出慢性骨盆疼痛症的病源不但是技術,也考驗著醫師的細心和廣博的知識。當然一些創新技術的發明使得這類疾病的治療得以突破。可惜民眾對這類疾病的了解還很陌生,希望看了本文後大家可以對慢性骨盆疼痛症有更多的認識。
留言列表